国内石油流通行业发展报告(2020—2021)内容是什么?
发布时间:2024-10-13 02:47:39 出处:boyu博鱼官方网站
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。新冠肺炎疫情突发,叠加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,各国内顾倾向加重,世界经济出现负增长,全球石油市场受到巨大冲击,供需双侧萎缩,供应量、消费量、油价降幅均创下历史之最。但在“碳中和、碳达峰”目标背景下,全球能源结构进入深度变革期,清洁能源替代加速演进,化石能源需求不断下降,全球石油供应总体仍相对过剩。
2020年,OPEC国家和非OPEC国家产量均明显下滑。OPEC数据显示,2020年OPEC国家石油产量降至2565万桶/天,降幅高达12.6%,沙特、伊拉克和阿联酋石油产量分别比下降6.0%、13.4%和9.4%;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下滑至6285万桶/天,同比下降3.9%。北美、欧洲、亚洲三大地区主要炼厂开工率下降幅度高达8.1%,不少炼厂关闭或计划关闭,预计影响全球炼油产能下降2.1%。
202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9039万桶/天,同比下降9.6%。其中,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同比下降8.8%,中国同比下降2.9%;北美地区石油消费量同比下降3.1%,美国同比下降12.2%;欧洲地区同比下降12.7%。
2020年国际油价下跌33%,4月首现负油价,全年呈“V”型运行态势;WTI和Brent原油期货年均价分别收至39.5美元/桶和41.8美元/桶,分别下降45.8%和53.3%。
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,2020年数十个国家相继出台目标方案和行动计划,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,对石油等化石能源替代效应逐步凸显。2020年,全球能源需求下降4.6%,清洁能源需求增长1%。其中,石油消费量同比下降9.8%,煤炭消费量同比缩减6.5%,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超过6%。
为对冲疫情和油价暴跌对国内石油市场的影响,2020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优惠政策,纵深推进石油流通“放管服”改革,实行国际航行船舶低硫燃油出口退税政策,进一步优化成品油出口管理体制,有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;同时,石油市场主体主动作为、积极自救,全年国内石油市场稳步复苏、恢复发展。
2020年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,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、低油价、需求不振等不利因素影响,国内石油生产企业继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,调整投资策略,加强重点战略区域、潜力优质区块的勘探,有效控制成本,积极释放优质产能,原油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,达到1.95亿吨,同比增长2.1%。
2020年,国内石油市场主体抓住低油价时机优化采购,合理安排低价石油进口,促进降本增效。全年石油进口5.42亿吨,同比增长7.2%,对外依存度达73.5%;进口金额1763亿美元,同比下降27.3%,进口均价330美元/吨,同比下降31.3%。沙特超越俄罗斯成为我国石油第一大供应国。
2020年,国内炼油能力持续较快增长,净增2580万吨/年,总能力升至8.9亿吨/年;石油加工量达6.7亿吨,同比增长3.4%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内炼油业加快基地化、园区化建设和炼厂结构调整,继续推进市场化进程,落后产能退出加快,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.1亿吨/年。民营炼化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,国内炼油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
2.成品油产量降幅明显。2020年,受国内成品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,各大炼厂纷纷下调成品油收率,全年成品油产量3.3亿吨,同比下降8.1%。分品种看,汽油产量1.3亿吨,同比下降6.7%;柴油产量1.6亿吨,同比下降4.5%;煤油产量4049.7万吨,同比下降23.2%。
2020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呈先明显下降后稳步上升的态势,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.9亿吨,同比下降6.6%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2.9%;二季度环比增加37%,同比下降6%,降速放缓;三季度同比增长0.9%,缓慢复苏;四季度国内疫情零星散发,成品油需求下降,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6.1%。分品种看,全年汽油表观消费量1.16亿吨,同比下降7.1%;柴油表观消费量1.4亿吨,同比下降3.9%;航煤掉量严重,全年煤油表观消费量3310.3万吨,同比下降14.6%。
2020年,国内成品油净出口4137.2万吨,同比下降17.6%。其中,成品油进口总量437.1万吨,同比减少15.8%;成品油出口总量4574.3万吨,同比下降17.4%,如图5所示。受疫情影响,2020年成品油出口配额完成率为77.5%,较2019年下降21.4个百分点。
受低硫燃料油出口退(免)税相关政策利好,国内炼厂生产加工低硫船燃积极性增加,2020年国内燃料油产量高达3406万吨,同比增加38%,如图6所示。国内31家炼厂生产的低硫燃料油总量高达765万吨;其中,中石化产量占60.4%,主要集中在华东、华南和山东地区;中石油产量占25.9%,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,特别是辽河石化年产量高达86万吨,是国内最大的低硫燃料油生产基地;中海油产量占7.6%,主要是舟山石化、泰州石化;地方炼厂占5.6%,主要是浙江石化等地方炼厂。
2020年国内进口燃料油1271.7万吨,同比减少14.4%;累计出口燃料油1586.6万吨,同比增加42%;净出口量314.9万吨。燃料油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(2019年净进口量368.1万吨)。分进口来源看,马来西亚是第一进口来源国,2020年自马来西亚进口量占比52%,比2019年提升14个百分点。自新加坡地区进口量萎缩明显,进口占比从24.6%跌至14.3%。其余主要从韩国(8.4%)和日本、阿联酋、俄罗斯进口。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市场发展,出台系列改革措施和支持政策。继2017年国家将中国(浙江)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许可权下放至舟山市后,2020年8月国家赋予深圳市地方保税油经营许可权,2021年4月赋予海南省全岛保税油经营许可权,国内保税油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。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低硫限令,保障低硫船燃供应,2020年1月,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,对国际航行船舶在国内沿海港口加注的低硫燃料油,实行出口退(免)税政策。同时,为保障出口秩序,商务部、发展改革委将低硫船燃出口纳入成品油国营贸易和总量管理,首批下达出口配额1000万吨。
在相关政策支持下,我国保税油市场快速发展,保税油来源从单一进口模式向“进口+混兑+自产”多渠道模式转变。2020年国内保税油经营总量达1668万吨,同比增加438万吨,增幅36%。分区域看,华东区保税油经营总量高达711万吨,在国内市场占比43%;环渤海区保税油经营总量542万吨,占比33%。
2020年是国家全面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和仓储经营资格审批、下放零售审批的第一年,各地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依法履职尽责,规范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,企业数量没有因为审批权下放而出现大规模增长,市场主体更加多元,网点布局更加优化,服务水平显著提升,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
(一)企业数量小幅增长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和成品油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开放,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,加油站数量小幅增加。截至2020年底,全国共有成品油零售企业11.2万个,较“十三五”初期(2015年)增加3734个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.7%。其中,加油站10.2万座,增加5647座;加油点8388座,减少1811座;加油船1157万个,减少102个。
(二)经营主体更趋多元。随着石油成品油流通“放管服”改革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外资企业进入成品油流通领域,市场经营主体更加多元。同时,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,一定程度抑制了加油站投资,国有石油公司收购进程明显放缓,业务重心以改扩建综合服务站和提质增效为主。截至2020年底,全国11.2万个成品油零售企业中,国有企业占50%,民营企业占48.1%,外资企业占1.9%。
(三)网点布局更加优化。2020年我国加油站配置密度203座/万公里。11.2万座加油站(加油点、加油船)中,4.8%分布于高速公路,33.7%分布于省道国道,23.8%分布于县乡道,24.5%分布于城区,12.0%分布于农村,1.2%分布于水域及其他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农村成品油零售网点数量增长最快,增速达44.7%。
(四)服务水平显著提升。202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3.72亿辆,同比增长近7%。加油站单站服务车辆数达到3239辆/站,同比增长6%,较2015年增长24%。加油站连锁率超过60%,持卡加油比例50%以上,连锁化、规模化趋势明显。加油站非油业务多元化发展,全国7.8万余家加油站开展了便利店、洗车、维修等非油品业务,加油站开店率达67%,非油品销售收入实现676亿元,较2015年增长190%,非油品销售额占加油站总销售额接近4%。其中,中石化、中石油非油品销售额合计超过592亿元,易捷、昆仑好客便利店4.8万座,加油站开店率高达94%,汽服门店达1.1万座,合作餐饮1200家。
(五)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随着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快速发展,“互联网+”为成品油零售行业运营及管理注入了新动能,推动传统加油站转型升级。如相关省商务厅开发成品油流通智慧监测应用试点,有效打击加油站(点)销售无票油、走私油等不规范行为。石油央企与京东、滴滴等互联网公司合作,提供“不下车加油”产品和服务;石化央企疫情期间推出“安心买菜”、“一键到车”等无接触服务,电动汽车生产商近期与蔚来合作,在加油站增设换电站功能,从传统油品销售向“油气氢电非”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