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炼化穿越周期而来脆弱且强大
发布时间:2024-08-11 05:03:08 出处:boyu博鱼官方网站
、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和辽宁省政府签订了总投资837亿元的精细化工和原料工程项目;其次,3月27日,总投资达521亿元的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协议转让10.1亿股给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AOC,转让价为24.3元/股(较当日收盘价溢价近9成),并与沙特阿美签署《战略合作协议》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,石油炼化板块重新获得市场关注。今天,我们也聊一聊大炼化这个国人不关注、外资很看好的板块。
石油炼化是以原油作为主要原料,通过炼制、裂解等方式获得成品油和石油化工品的过程。当前,大炼化企业大多通过一体化部署,将炼油厂和化工厂统筹结合,下游应用十分丰富。
鉴于中国原油依赖进口,因此石油炼化可以算成几乎所有产品的起点。在石油化工原料中,乙烯是石油化工行业三大合成材料的基础原料,由乙烯装置生产的乙烯、丙烯、丁二烯、乙炔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是下游合成树脂、合成纤维、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的基础原料。虽然煤化工、合成生物学和石油炼化产业链部分重合,但毋庸置疑的是,石油炼化依然是最重要的源头。
大炼化行业虽然“大”,但却不“强硬”。从原料侧来看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,严重依赖海外石油供应,纵然国内石油炼化约有10亿吨产能,却依然只能随波逐流。油价对大炼化行业影响巨大。在油价低位阶段(40 美金以下),炼厂可以享受官价贴水和地板价超额收益。油价筑底之后的回升阶段(40-60 美金),炼厂则可以享受库存收益。而油价进入高位阶段(60-80 美金)之后,炼厂虽然还有库存收益,但是产品价差将面临压力。如果油价在80美金以上,倘若再叠加高位震荡,炼厂就要哭死了(现在的状态)。
因此在油价中低位的时期,不论涨还是跌,对于炼化来讲都不是坏事。而在油价处于高位时,不论涨还是跌,都是不可承受之重。汇率的影响也类似,人民币贬值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油价变得更贵。
过去的一年,世界格局动荡,国内疫情严重,叠加油价高位震荡以及人民币贬值,国内大炼化企业迎来了至暗时刻。
由于缺乏议价权,“周期性”在大炼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,石油炼化行业饱受战争、金融危机和油价的影响。2010年左右,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炼油业陷入萧条,炼油商普遍亏损或利润下降。由于对上游原油价格没有议价权,叠加关键技术受制于人,国内石油炼化的日子更不好过。
不过,大约从2015年开始,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下跌,国内煤/甲醇制烯烃项目经济性明显下降,规划项目投资节奏显著放缓。而基础炼化产业尤其是炼化一体化项目盈利丰厚,行业投资热情高涨。
2018年,中海油惠州二期和中海壳牌二期建成投产,拉开了国内大炼化新一轮扩能的序幕。截至2022年中国千万吨及以上炼油厂已经增加至33家,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。2022年中国总炼油能力超9.8亿吨,而美国总炼油能力约在9亿吨/年,中国炼油能力已经超过美国领跑全球。未来几年依然是投产高峰。按照“十三五” 对大炼化项目的审批和实际建设情况,2023年及以后还有1亿吨/年左右的大炼化产能在建或规划中。
正所谓贪婪带来恐惧,扩产也会带来过剩,部分炼化下游产品产能已经超过消费量。丙烯酸及酯、己二酸、环氧氯丙烷等产品均大幅过剩,行业平均开工率60%。
碳中和也成为了石油炼化的“紧箍咒”。根据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,到2025年,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,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%以上。鉴于当前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经达到9.8亿吨,后续还有1亿吨的待投产产能,预计石油炼化新的“入场券”已经基本没有,远期产能几乎没有增量,行业扩产接近尾声,而落后的产能将被淘汰或被整合,炼油能力在200万吨/年以下的炼厂或将加速退出市场。
与当前炼化产能“”发展不同的是,炼化的下游需求相当疲软。作为几乎所有行业的共同上游,炼化的景气度和宏观经济高度相关,当前石油炼化下游乙烯、涤纶等产品需求疲软,且市场信心不足,复苏仍需时日。
我们以涤纶长丝为例来说明。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,涤纶长丝的下游需求十分糟糕。2023年春节后,春节后织机、印染开工率逐步恢复,轻纺成交量提升明显。但考虑到海外需求不足,经济复苏不确定性高,宏观风险较大,织造订单提升幅度仍相对有限,织造企业刚需采购为主、原料补库有限,当前涤纶长丝产销率仍相对偏低。当前,后续终端织造的需求能否继续跟进也是存疑的,甚至不排除后期织造行业开工负荷小幅下降的可能性。
放眼未来,下游的复苏乃至持续发展是大概率事件,叠加远期炼化产能的扩产瓶颈,大炼化有望重回供需平衡,并迎来新一轮周期反转。不过,这都需要时间来证明,而我们并不清楚需要多长的时间。
以史为鉴,十年前,国内民营炼化尚未闪亮登场,“两桶油”才是国内炼化的绝对主力。2011年,国际原油价格站上90美元,导致中国石油炼化板块巨亏,经营亏损达到618.6亿。彼时,很多人认为亏损是暂时,周期很快就会反转,但这一等,就等了5年,中国石油累计亏损达到1500亿元。直到2016年,中国石油炼化板块才实现盈利。
如今,民营大炼化扩产潮已经过去,周期低点下,新材料、新能源也难以再给巨头们带来关注,行业高光不再。笔者借用塔勒布《黑天鹅》一句话“强大与脆弱”来描述大炼化。从某种意义上,炼化行业很脆弱,一场战争、一场瘟疫乃至于国际油价几美元的变化都能导致行业巨赚或者巨亏,这就是“脆弱”。不过,大炼化却是我们生活的“生态系统”的基础,拥有错综复杂的产品线和关系网,从长期看拥有着穿越周期的能力,此即“强大”。